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,微量元素與健康的關系日益被重視,這些微量元素雖然在體內含量很少,但如果缺少到一定的限度或是某一成員在體內含量不足,身體健康質量將受到嚴重威脅。在人體必需的幾十種微量元素中,有三種元素,它們參與機體運程廣泛,并且作用巨大,被稱為人體中的“吉祥三寶”。
健康助手──鋅
鋅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起著轉換物質和交流能量的齒輪作用,是構成多種蛋白質的前提。人體內的鋅大部分分布在骨骼、肌肉、血漿和頭發中,鋅能促進皮膚、骨骼和性器官的正常發育、神經系統的完善,是人體內十種酶的活性中心構成成分,并且參與核酸、蛋白質、糖與脂肪的代謝,是人體智力發育、生殖遺傳、免疫、內分泌、神經、體液等重要生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。
老年人缺鋅會引起新陳代謝減慢,加速衰老,可致眼球內水晶體退變硬化形成白內障,好發生口腔潰瘍。正常人缺鋅,還會出現味覺失常,傷口不易愈合,口腔潰瘍反復發作,視力下降、毛發枯燥,痤瘡、粉刺較多,甚至引起肝脾腫大。
鋅普遍存在于食物中,只要不偏食,人體一般不會缺鋅。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肉類中的豬肝、豬腎、瘦肉等;海產品中的魚、紫菜、牡蠣、蛤蜊等;豆類食品中的黃豆、綠豆、蠶豆等;硬殼果類的是花生、核桃、栗子等。
人體衛士──銅
銅參與人體內多種金屬酶的合成,而這些金屬酶是將心血管的肌細胞牢固地連接起來的纖維成分,具有促使心臟和血管壁保持彈性之功能;鐵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原料,但必須依靠銅元素的幫忙。含銅的金屬硫蛋白、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較強清掃體內代謝廢物的功能,助長細胞活力,延緩肌膚衰老;銅還是流感的天敵、防治白發的“靈丹”。
正常人缺銅可致神經系統失調,大腦功能發生障礙,腦細胞中的色素氧化酶減少,活力下降,從而使記憶衰退、思維紊亂、反應遲鈍,甚至步態不穩、運動失常等,心腦血管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形態和功能,將給冠心病入侵以可乘之機。如中老年人體內缺銅,使人過早出現牙齒脫落、腳腿不靈、筋骨乏力等狀況。另外據研究,缺乏微量元素銅,還是導致失眠的發病原因之一。 、
富含銅微量元素的食物,除海產品外還有:河蚌、田螺、泥螺、泥鰍、黃鱔、羊肉、蛋黃;植物果蔬菜類有:蘑菇、黑木耳、豌豆、蠶豆、芝麻、白菜、蘿卜苗、玉米、葡萄干、西紅柿、果仁及豆制品等;配方奶中也有一定量的銅元素;食糖過多會阻礙人體對銅的吸收。
生命靈丹──硒
硒被稱為是主宰生命的微量元素,它在人體內總量雖然只有3mg~20mg,大部分存在于人體肝、胰、腎中,以眼睛含硒量為最高。硒元素有控制癌細胞發育的作用,還可防止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的病毒進一步發展與惡化,可破壞沉積在動脈血管壁的膽固醇,防治心腦血管病。
人體缺硒首先會影響到肝臟的解毒功能,使肝細胞易遭破環。食物中缺硒的地區,死于心臟病、高血壓、中風等的病人比不缺硒的地區約高三倍。缺硒的人還會發生溶血性貧血,容易胃腸功能紊亂和情緒激動,干活易疲勞,下肢易浮腫,毛發易脫落和指甲變脆,組織易損傷且修復不良,婦女容易患不育癥。如果硒的攝入量過低,人體還會導致腸道、前列腺、乳腺、卵巢、肺部癌癥及白血病的發病率增高,胰腺炎、纖維瘤、肌瘤、不孕癥、糖尿病、白內障等病常和缺硒有關。
硒在小麥、玉米、大白菜、南瓜、大蒜和海產品中含量較豐富。蛋類含硒量多于肉類,一般植物性食物硒含量通常受當地水土中硒含量的高低影響。
鋅、銅、硒對人體這么重要,但是如果攝入超量,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不利。因此,缺時應重視,補時應謹慎。
本文選自《養生大世界》2007年第1期